井地村的“脱贫路”
记者 李智谋
沿着井地村通村道路依坡而上,一畦畦红薯长得分外茂盛,一棵棵的核桃、枇杷、板栗枝繁叶茂,郁郁葱葱,溢满了丰收的喜悦。
井地村位于距碧口镇7.5公里的公路边,全村有井地、汤家、咀子、王糜山、水井子五个社,157户535人。2015年,井地村被确定为2017年精准脱贫的重点村,由县委主要领导亲自包抓。
着眼稳定脱贫,井地村按照以核桃为主导产业全覆盖,林下经济、菌类栽培、土鸡和中蜂养殖为辅多种短、平、快多元产业并存的富民产业发展模式,促进群众致富增收。
在不断改良核桃品种,井地村对8000余株核桃树进行了高接换优,持续对900多亩核桃开展了综合管护,先后又新种植核桃400余亩。目前,全村核桃挂果面积达500余亩。
村里的核桃多,张玉祥看到商机,利用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开起了“祥记核桃饼店”。创业缺资金的短板问题解决了,生意做得很不错,孩子上学,赡养老人,都不愁钱了,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。“现在生意非常好,人们对核桃饼的需求很大,每天都是供不应求,我们忙的不亦乐乎……”张玉祥脸上泛出了开心的笑容。
年初以来,县上帮扶单位先后在井地村,发放土鸡3000只,土蜂200箱,新增退耕还林300亩,建起了150亩的红心红薯新品种示范点。听村支书张胤林说,村上还种植了金银花200亩,水井子社的3家黑木耳种植大户,培育了耳棒2万余根,带动了8户贫困户。
张胤林说,前几年群众都想干点事,但村里条件差,缺技术、缺资金的问题困扰着乡亲们。现在科技培训进村了,精准扶贫专项贷款解决了缺资金问题,乡亲们都享受到了扶贫政策的“红利”。
围着专家请教核桃树管理知识的张大叔,对培训活动十分的满意,激动的举起了大拇指。“听说今天县上来专家在村上培训,我一大早就赶过来了。现在真还离不开科学知识,用技术种核桃树是硬道理,马虎不得啊!”县农牧、林业、人社等部门组织的科技培训活动,先后多次在井地村展开,为群众发展产业提供了科技支撑。
家住井地社公路旁的赵玉明,由于家庭耕地面积少,加上土地贫瘠,收入微薄,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。2016年,赵玉明用5万元精准扶贫专项贷款,建起了酒厂,养起了猪,今年预计能有4万余元的收入,家庭的贫困现状彻底改变了。收入增加了,赵玉明日子过得很自在。他说:“党的政策好,帮扶力量很到位。目前,我对扩大生产规模,增加更多收入充满了自信。”他还说,条件好了,还要带动身边更多的乡亲共同致富。
镇党委书记陈宝林说:“井地村自然环境好,物产资源丰富,非常适合发展产业。今年,实施的所有项目都紧贴乡亲们的生活,今后的扶持力度还要加大,提升产业发展的效益,在致富道路上让群众早日能奔上小康。 ”
井地村产业发展起来了,基础设施建设一点也没落下。如今,五个社全部通了水泥路,实施了危房改造,完成了改厕改圈及环境卫生整治,建起了小景点,修建了垃圾屋,动力电、安全饮水都实现了全覆盖。环境美了,产业多了,群众富了,昔日的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乡亲们甩开膀子迈上了宽阔的“脱贫路”。